因為我一直不太擅長跟別人聊天,常常在社交場合感到尷尬、不知道該說什麼,所以我找來這本書,希望能學會「怎麼跟人自然地聊天」。
這本書讓我很喜歡的一點是:它沒有灌輸那種誇張又花俏的說話技巧,而是把重點放在人與人之間最基本的相處方式與禮貌。
像是──只要一個簡單的問候,和別人寒暄幾句,其實就能讓人留下不錯的印象。
以前的我,總是很擔心:「如果我主動開口,講的話題太無聊怎麼辦?對方覺得無趣怎麼辦?」但後來我發現,剛認識的同事主動來跟我聊天時,他們講的其實也是一些很普通的小事,我卻從不覺得煩或無聊。
反而是因為他們的提問夠簡單、夠日常,我能立刻回應,反而比較能放鬆地接上話。如果是一開始就問很深奧的問題,我反而會因為不知道怎麼回答而卡住,然後話題就中斷了。
所以我學到的第一個重點是:「簡單的聊天話題就夠了,重點是先開始互動。」不要太糾結要說什麼,只要開口、自然地聊一點日常,關係就有機會慢慢變熟。
除了擔心講話無趣,我另一個煩惱是:「如果我主動開口,對方卻不理我怎麼辦?會不會覺得我很煩?」
這本書給了我一個很重要的觀念──
「克服玻璃心的唯一方法,就是讓它真的碎幾次。」
沒錯,就是要受傷。
雖然我內心會怕被討厭,但我認同書裡說的──只有勇敢受傷、接受被拒絕,我們才有辦法不再怕受傷。
如果我已經試著好好說話,但對方還是討厭我,那就讓他去討厭吧,這也沒什麼好勉強的。
因為──如果只是為了維持表面和諧,硬是撐著虛假的關係,難道不會更噁心嗎?
📌 小結:
這本書幫我打破了「聊天一定要很會講話」的迷思,也讓我理解──
主動、簡單、有禮貌地跟人互動就夠了,不需要想太多。
如果你也常常因為不擅長社交而苦惱,這本書也許能給你一些力量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