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是不是也常常發現:今年的目標又默默變成了明年的目標?一年復一年,總是在寫下相同的待辦事項。
為什麼我們總是難以實現目標?問題可能出在一開始就沒搞清楚:「這真的是你想達成的目標嗎?」
例如,你設定「每天跑步」作為目標,但跑步的背後目的到底是什麼?是為了健康,還是為了好看的身材?若是為了健康,那也許飲食改善、或是提早一站下車多走點路,反而更容易融入生活,也不會額外佔用時間。
真正有效的目標,應該融入你的日常生活,而不是硬塞進已滿的時間表。
你要做的不只是「加進去」,而是主動調整時間表,縮減其他活動的時間,騰出空間給真正重要的事。很多人會失敗,是因為只是臨時插進行程,最後才發現根本沒時間做。
此外,模糊的目標也是失敗主因之一。「每天畫畫」看似有行動力,實際上太抽象,該怎麼衡量?
不如改成:「每天在社群平台發布一張插圖」這樣的具體行動,就能明確評估有沒有做到。
拖延的背後往往是「不確定感」。像是「這週要完稿」這類模糊指令,會讓人遲遲無法開始。把它拆解為:「週一完成草稿、週三完成線稿、週五上色」這樣的具體步驟,每一步都簡單、明確、可執行,自然容易動手。
記住:目標不是一次完成,而是拆成能立即行動的小步驟。
如果一開始不確定怎麼拆,就先動手做,再回頭記錄過程。
書中還提到一個有趣的觀點:真正的休息,必須有與工作相當的強度。
你是不是假日滑了兩天手機,到了星期一還是覺得沒休息到?那是因為「漫無目的的耍廢」強度太低,根本無法真正恢復身心。
真正有品質的休閒,也需要被安排進行程表。想玩遊戲,就專心玩一款、投入其中,而不是東點一下、西看一點,最後只是茫然耗掉時間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